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小小VS死神 发布于2021-9-20 19:27 505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[复制链接]


[size=0.833em]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效果图。

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光明区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民生福祉发展的新愿景、新目标——民生保障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教育品质显著提升,医疗水平全市领先,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.9万个,千人病床数达4.79张,公共住房供应4万余套,商品住房供应360万平方米,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。届时,一大批民生福祉项目落地见效,各类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,群众将在家门口尽享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交通等优质公共服务,群众归属感更强、自豪感更高、幸福感更浓。
幼有善育 学有优教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
教育是民生之基。光明区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工作,把教育作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“底气”,不断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到2025年,光明区将新增幼儿园学位约0.8万个、公办义务教育学位约3.9万个、新增公办普高学位约1.14万个。除了提供充足的学位外,光明区还致力于建设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称的高质量教育体系,打造一批质量高、叫得响的名校,培育一批有能力、有水平的名师,创建一批有影响、有分量的名课,努力满足高端人才对优质教育的需求、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待,培养更多有理想、有追求的优秀学子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光明区将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发展,围绕“幼有善育”目标,健全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的办园体制,多途径扩充公办园学位,到2025年,优质特色示范园达30所,托幼服务一体化的幼儿园(幼儿中心)达18家,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.5个。在义务教育方面,将探索“名校+新校”等集团化办学模式,推动构建学区联盟,创建光明教育品牌,促进办学资源均衡配置和优质资源共享。同时,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发展,建设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、中科院深理工附属实验高级中学,高标准打造光明高中园,做强做大光明高中龙头学校。此外,发展多元现代教育,如民办教育、国际教育、特殊教育、终身教育、智慧教育等,满足教育多样化需求。推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,建成义务教育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,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%。
便捷就医 病有良医 大力推进健康光明建设
医疗是民生之需,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,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。光明区以实现“健康光明”和“病有良医”为导向,大力建设高水平医疗中心。
曾经,光明居民需要花几个小时到市里看病,如今这种情况早已不复存在。光明区高标准建设医疗卫生机构,目前已实现“15分钟医疗服务圈”,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光明区将持续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,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,依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创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、应急与灾难医学中心和国家级保健康复中心,依托市中医院(光明院区)打造全市中医药最高水平临床示范基地。同时,持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,完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。健全公共卫生防控体系,加强妇女儿童、青少年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,强化慢性病、职业病防治。到2025年,千人病床数达4.79张,每千人执业(助理)医师数达2.98人。
加大供应 住有宜居 完善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
安居方能乐业。过去3年,光明公共住房供地占全市供应总量的33.4%,已成为全市主要的人才房建设区和供应区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光明区将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在光明科学城范围内探索形成符合实际需求的商品住房、人才住房、安居型商品住房、公共租赁住房“5:3:1:1”供应结构,计划新增供应商品住房360万平方米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同时持续加大公共住房供应,计划新增供应公共住房4万余套,为住房安居提供充足保障,让越来越多新市民在光明实现安居梦。
宜居增添幸福。为此,光明区将全力提升居住品质,建设极具包容性和活力的高星级社区,高标准配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、儿童日间托管、健身中心、图书阅览室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,支持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和公共空间艺术创造。同时,持续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,将城中村逐步建成管理有序、治安良好、环境优美、开放共享的新型社区,让居民切实感受到“光明温度”。
劳有厚得 老有颐养 织密全民共享社会保障网
社会保障水平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光明区将持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,成立光明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,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,确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7%;高标准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,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,推动公明福利院、光明社会福利院与区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差异化发展,规划建设“一街道一长者服务中心”,建成“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”;完善全覆盖民生兜底保障体系,建设区级民政残联综合服务中心,提升对困难群体、妇女儿童、未成年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能力。
多维交通 高效出行 建设深圳北部综合交通枢纽
高铁地铁交织成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光明区将打造“两站四线”现代铁路体系,推进光明城站站城一体设计及开发,推动赣深铁路建成通车,谋划新建光明站枢纽,推动深莞增城际、深广中轴城际铁路规划建设;同时大力发展地铁轨道交通,建成轨道6号线支线、6号线支线南延段、13号线北延段,2025年,新增(含新建、在建、运营)城市轨道交通里程58公里,投入运营轨道线路达到3条,远期运营轨道线路达到7条。
公路交通四通八达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光明区将加快打造“三横三纵”高快速路网,协调推进龙大、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,全力推进“八横八纵”内部交通主干路网建设,到2025年,建成主干道路网140公里。同时,全面打通拥堵点、断头路,增加公交专用道,优化调整公交线路,加快增设停车场和停车位,全面改善提升交通微循环。
慢行体系舒适便捷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合理布局建设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,打造高品质步行系统,推进自行车道新改建,构建安全、连续、便捷的自行车道网络。完善绿道系统,打造全域特色绿道网络。到2025年,由人行道、自行车道、绿道构成的慢行系统总长度达664公里。


民生保障向超前布局转变成为民生幸福城区新标杆
探索“名校+新校”等集团化办学模式,促进办学资源均衡配置和优质资源共享。
“15分钟医疗服务圈”实现,市民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。
计划新增供应公共住房4万余套,让越来越多新市民在光明实现安居梦。
高铁地铁交织成网,公路交通四通八达,慢行体系舒适便捷。
确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7%;建成“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”;建设区级民政残联综合服务中心。
(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)

主题推荐

    暂无主题推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捷回复: 【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深圳家|家在深圳论坛-深圳城事生活社区-心安处即故乡

深圳家,宏跃创智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- 爱家,爱生活,心安处即故乡。

Copyright © 2001-2213 Comsenz Inc.  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 宏跃创智 X3.4

快速
发帖
快速
回复
返回
列表
返回
顶部